MATR1X 白皮書
  • 1. MATR1X娛樂平臺介紹
  • 2. 核心業務版塊
    • 遊戲
      • 自研工作室
        • MATR1X FIRE
          • 主要玩法
          • 經濟與資產
            • 武器皮膚
              • 紀念品皮膚
              • 武器合成
            • 角色
              • 創世角色
              • Play-to-Own 打金機制
            • 寶箱
          • $FIRE代幣
        • MATR1X BATTLE
      • 遊戲投資
        • Castile
        • Evermoon
      • 遊戲發行
        • MATR1X Launchpool
    • IP與娛樂
      • NFT
        • 平台NFT
        • 頭像NFT
        • 角色
        • 寶箱
        • 武器皮膚
      • 世界觀故事
        • MATR1X宇宙
        • 世界觀小說
          • 賽博地球
            • 英雄小隊
            • 精選地圖
            • 重要勢力
          • 武器百科
            • 武器種類
              • 手槍 Pistol
              • 步槍 Rifle
              • 衝鋒槍 Submachine Gun
              • 機槍 Light Machine Gun
              • 狙擊槍 Sniper Rifle
              • 霰彈槍 Shotgun
              • 近戰武器 Melee Weapons
              • 投擲道具 Tactical Projectile
        • IP开发
          • 世界观小说
          • 授權消费品
          • 音樂
      • 創作者經濟
        • MATR1X KUKU
        • 遊戲資產編輯器
        • 創作者DAO
          • 創作者社區
    • AI
      • AI Agent
      • AIGC
    • 電競
      • 職業聯盟
      • 邊看邊賺
      • 電競娛樂平台
        • GEDA 電競
      • 賽事衍生品
    • 區塊鏈基础设施
      • 移動區塊鏈門戶
        • 資產帳戶
        • 資產質押
        • 資產創造
      • 區塊鏈中台
      • NFT交易市場
      • 去中心化ID
      • M1-Chain
      • DEX
  • 3. MAX代幣經濟學
  • 4. 社區 & DAO
    • 社區
      • Web3社區
      • Web2社區
      • SNS社區
    • DAO
      • MAX 對社區的分配
      • MATR1X DAO 權益
      • X To Earn 社區
        • 創作者 DAO
        • 偵查員社區
        • 其他X2E社區
  • 5. 技術
    • 公鏈
    • 遊戲引擎
    • 安全性
  • 6. 路線圖
  • 7. 團隊
  • 8. 投資者
  • 9. 免責聲明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 圖勒集團 Thoule Group
  • 豐收神集團 Faun Group
  • 坎特拉集團 Kantele Group
  • 卡瑪 Karma
  • 斯巴達 Spartan
  • 貓頭鷹 Our Women Lead
  • 伯利欣根幫 Berlichingens
  • 屎山黨 Shitcode
  • 機械降神幫 Deux Ex Machina
  • 維京-戴維森 Viking-Davidson
  • MATR1X ALLIANCE
  1. 2. 核心業務版塊
  2. IP與娛樂
  3. 世界觀故事
  4. 世界觀小說
  5. 賽博地球

重要勢力

11大勢力,拉開序幕

Previous精選地圖Next武器百科

Last updated 9 months ago

圖勒集團 Thoule Group

一家以互聯網和電子遊戲起家的大型跨國公司,世界觀下最重要的大財閥之一,業務涉及虛擬現實、遊戲、金融、高科技設備、能源、交通、航天和軍火等。 圖勒集團在全世界有數百萬名員工,其分公司、工廠和秘密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說,只要是存在智能設備的地方,或者是有金錢流通的地方,就一定會出現圖勒集團的產品和服務。

圖勒集團的名字意為“終極遠境”,董事長邁克爾希望他的公司可以“引領人類”走到人類探索能力的極限,並將這個極限越推越遠。該公司早期以“讓載滿麻瓜的列車駛進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為口號,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它確實創造了許多技術和商業奇蹟,同時也成功佔據用戶心智,產品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廣泛認可,由此,它擠垮了一眾同業,成為了業界的翹楚和風向標。後來,它又和豐收神生物科技公司合作,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機械肢體和腦機設備供應商,同時在各個秘密基地中豢養了數量龐大的克隆人和改造人軍團,這是他實現宏偉計劃的棋子,也是他和其他蔽日者勾結,壓制底層民眾和反抗組織的打手。

圖勒集團董事長Oswin是一位極富個人魅力的“造夢者”,他風度翩翩,學識淵博,創意無限,侃侃而談,為人們打開了一扇又一扇夢想之門。然而,在儒雅謙遜的外表之下掩藏的卻是無限膨脹的野心和自負、狂妄、殘暴的靈魂——作為科技領軍人物的他,背地裡卻沉迷於哲學、神秘主義、占星術和巫術等,蔑視人性,喜怒無常,難以捉摸,在思考“終極問題”時天馬行空。一開始,他只想在地球建立他理想中的哲人王國,但貪慾和恐懼又將他的野心推向宇宙。

一方面,他認為,人性和人體存在種種缺陷,不配擔當進軍宇宙的大任,只有他才配當永生不朽的“The One”,在AI技術、生物技術的幫助下,引領一群復原的古代先賢和惟命是從的克隆人在宇宙開疆拓土,所以,軟弱的人類必須被高度理性的克隆人、生化人替換。另一方面,為了找出人類起源和神族的蛛絲馬跡,他資助了一大票考古科研項目,尋獲種子飛船之後,飛船中與“探索者號”高度類似的金板印證了他之前的判斷——人類是神族創造的實驗品,他深知蔽日者們的瘋狂行徑和地球上的種種亂象正在把人類推向毀滅邊緣,於是,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佔領火星,獲取火星上的能量物質,發射克隆人大軍佔領各個類人文明星球,進化,獲取新的科技,然後到達“終極遠境”——弒神,自己取而代之,掌握命運。這就是Oswin龐大而充滿野心的“扳道工”計劃。

豐收神集團 Faun Group

​

繼孟山都之後最大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以日耳曼神話中的豐收神命名,公司總部坐落於某個東歐傳統農業國的國土之上。表面上人畜無害,以高科技農業為主要業務,不斷培育各種高產作物、牲畜和花卉,寵物等,一度挽救了全球因氣候變化而瀕臨崩潰的農業。老闆Dave常年以淳樸農場主形象示人,表現出一副熱愛大自然的樣子,他總是在田地、畜欄和溫室裡搞研究,醉心於公益和慈善,公眾形像極好,被不明真相的底層人士奉為“穀神”,不過,他在各地開辦的農場的確緩解了失業問題。

豐收神集團和Dave用花團錦簇,麥浪滾滾的表象隱藏著另一幅罪惡嘴臉——Dave實際上是個生物科技至上主義者,長久以來,Dave和Oswin一樣,都有征服宇宙的野心,他認為人類,乃至全部的地球生物缺陷太多,難堪征服宇宙的大任,可以視為劣等生物。不過,與Oswin不同的是,Dave的計劃是獲取外星生物的基因,打造一批變種生物統治地球,進軍宇宙,進而剷除其他外星生命,進行殖民,這就是他的“穀神星”計劃。在他看來,無論是人類,還是動植物,還是自命為“The One”的Oswin,未來的出路只有一個,那就是充當變種生物的飼料和肥料,當然,他自己是不在此列的,所以,他同時也開展了生化戰士研究計劃,在試圖將自己和蔽日者們改造成永生“超人”的同時,向幫派、科技公司和傭兵集團提供源源不斷的“工具人”,從中斂財。

Dave對Oswin和圖勒集團懷有鄙視心理,私下里常稱他們為“一口袋豬飼料”,但圖勒的航天、義肢、腦機等技術又是他進軍宇宙必需的跳板,豐收神的生物技術也是圖勒所欠缺的。所以,豐收神和圖勒兩大集團在聯手協作的背後,又隱藏著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 ​

坎特拉集團 Kantele Group

由圖勒集團前高管,Oswin前女友,綽號為“媽媽”的女財閥Vlasova創立,影視、娛樂和傳媒巨頭,和圖勒集團存在千絲萬縷的合作關係,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合作項目是通過心電感應技術對民眾進行洗腦,從而完全控制輿論走向。

相比於其他巨頭,坎特拉集團沒有那麼多宏大的陰謀,Vlasova對征服宇宙沒有興趣,熱衷的只有在地球上斂財——用主旋律作品從統治者那裡騙取經費;用“奶頭樂”操縱大眾情緒,然後割韭菜;操縱藝術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從投資者那裡榨取利益……作為曾經的藝術家,Vlasova外表時尚,生活奢侈,但並不鋪張浪費,她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控製成本,外人看來,有時候甚至有些吝嗇。

貪婪和吝嗇之餘,Vlasova人性未泯,這也就是為何有人會叫她“媽媽”的原因,她很清楚,自己製作的量真人秀和節目只是工業時代毫無靈氣的,粗製濫造的重複性產物——在內心深處,她是人類古典藝術,特別是古希臘羅馬藝術的狂熱痴迷者,在全球性的大動盪中,她通過盜竊和收購的方式,從世界各地收集流散的古希臘-羅馬藝術品,在欣賞古代完美的人體藝術傑作的時候,她也希望再現這永恆的美,這才有了她用現代技術、仿照太陽神阿波羅復原生化美男、最後造出了隊長的情節。從骨子裡,媽媽對兒子有著兼具母性和愛情的皮格馬利翁情結,更是有著和這個時代漸行漸遠的古典人文情懷。

她也正是被Oswin的“扳道工”計劃雛形所震驚,因此毅然決然地離開了Oswin和圖勒集團,自己打拼出了一番事業。由於Vlasova對藝術的堅持,坎特拉集團的內容雖然商業化氣息濃重,但公司領導層的格調卻並不低。

因此,在內心深處,Vlasova對其他蔽日者的瘋狂行徑並不認同,她一直在暗地裡支持各路反抗者的行動——如果蔽日者們的行徑最終導致了人類的毀滅,她最為珍視的藝術也將蕩然無存的。

此外,她和邁克爾也是因為對古希臘文化藝術的熱愛相互吸引,但是兩人對於古希臘文化最重要的母題-----命運有截然不同的理解,Oswin覺得族群的命運必須捏在強者的手裡,一個群體才有未來,有的人天生就沒有選擇權,更不應該抗爭;但是Vlasova卻認為人類本質上無法選擇自己誕生在什麼樣的身份中,所以,理論上不論結果如何,所有人起碼都有為了命運抗爭的權力。​

卡瑪 Karma

​

各路神棍,風水先生、人生導師,通靈者和異教人士組成的一個鬆散組織,在虛擬現實這尊新神的威脅之下,各路大神只得放下以前的宗派之爭,彼此合作以求生存,組成了卡瑪。在“高科技、低生活”的時代大背景中,神秘力量依舊有市場——生活困苦的底層人在賽博世界中翻身無望,有一些又重新到Karma 那裡尋找慰藉和寄託,而一些篤信神秘學的蔽日者也對卡瑪的預言、法術深信不疑,相信卡瑪能在賽博時代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力量和財富。

傳統之外,卡瑪也與時俱進,有了科技元素,他們藉助全息影像、致幻藥物、心電感應技術和黑客手段在線上和線下大顯神通,當然,這離不開黑客幫派的“大力協作”。

有一次,卡瑪故意發布了一條預言,天空中會出現三個月亮,起初所有人都覺得是胡言亂語,沒有當回事,但是他們聯合黑客組織黑入所有人的心電網絡,通過對神經元的干擾,讓所有人的眼看到了另外兩個數字月亮,引發了世界規模的騷動,讓一些老學究瞬間崩潰,雖然這次預言是人工為之,但也為卡瑪在底層百姓中贏得了相當高的聲望。

卡瑪繼續秉承著“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宗旨,所以,除了作法之外,他們也很樂意擔任底層民眾和蔽日者之間溝通的橋樑,有時候,他們一通神神叨叨的胡言亂語要比一場聲勢浩大的示威活動更為管用。也是基於這一點,Oswin從風水師中找了一個傀儡,和他簽訂了貓捉老鼠般的攻防協議,將階級對抗控制在可控範圍內。

斯巴達 Spartan

​

在未來的各國政府和大公司的戰爭中,隨著財富的日益集中、戰爭造成的傷亡日益擴大,各種勢力對以一當十的精銳戰士需求倍增。巨大的潛在市場催生出了大量層次良莠不齊的佣兵組織,其中名氣最大的佣兵組織就是“斯巴達”。

傭兵的創立者是一個希臘人戴蒙達洛斯,此人出身於航運寡頭家庭,有感於穆斯林移民對歐洲的滲透、老歐洲價值觀的衰敗,他在運作家族的航運公司之餘,也在組織私家的護航艦隊,主動打擊活躍在地中海上的穆斯林海盜。最後他的私家艦隊和私人衛隊變成了日後的斯巴達傭兵團的前身。

顧名思義,這個組織以斯巴達人的頭盔和紅色徽章蘭博達作為醒目的標誌,按照斯巴達人的軍事精神:沉默寡言、軍紀嚴明、死戰不退、刻苦訓練為至高信條,將列奧尼達等斯巴達先賢奉為組織的精神領袖和創始者,他們在全世界內廣撒招募貼,招募能征慣戰的人類、克隆人和機器人加入組織,不論他們出身反抗軍、政府軍還是財閥的秘密科研項目,只要捍衛老歐洲和寡頭家族的傳統,就來者不拒。為了維持傭兵集團的信譽和戰鬥力,在戰鬥之餘,組織會進行名叫“皮瑞亞戰舞”的軍事技能競賽,排位靠後者會對應扣除信譽積分,積分一旦成負數就要被開除組織,這意味著他在傭兵行業的身份也會一落千丈。被他們殺死的人,會被傭兵沾血在現場寫下巨大的希臘字母蘭博達,作為他們完成斬殺的象徵。​

貓頭鷹 Our Women Lead

在斯巴達的眼中,OWL(our Women Lead)是一群娘娘腔、娘炮和膽小鬼,喜歡在夜裡、暗處進行伏擊和暗殺的陰險刺客。但實際上,同為傭兵組織的她們僅僅是另一群生態位不同的僱傭兵。

貓頭鷹的組織者其實是一個女警長。因為兒子同情反抗組織鋃鐺入獄,在拯救兒子的過程中,女警長意識到了蔽日者集團的險惡,但是基於出身和工作,她對於反抗者也保持著刻意的距離。當她將兒子救出的時候,兒子已經被打成了腦癱。從此之後,她一面為兒子尋醫問診,一面下決心不當任何人的棋子。

她在體制內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盟友,和幾個想法類似的女警察組織了"OWL",利用職務和身份掩護,為各方勢力提供偵探、調查、暗殺和提人、捉人的服務,和比較維護寡頭的斯巴達相比,貓頭鷹更加中立,更加自主,對各方勢力的懸賞給錢就行,來者不拒。整體的行事風格和調性比較陰柔,但綿里藏針,笑裡藏刀。

類似於斯巴達,貓頭鷹也有自己的特殊傳統:在女警長的要求下,對於並非罪大惡極的牽連者,組織傭兵有槍口抬高一寸的仁慈,這種仁慈雖然為組織在兩界贏得了一些聲譽,但對應也意味著潛在的慘重犧牲。

伯利欣根幫 Berlichingens

伯利欣根幫最初由一群維權無門的傷殘老兵組建,當初“蔽日者”政府以各種天花亂墜的條件來吸引他們入伍,出身貧苦的他們欣然應徵。然而在入伍之後,他們又被分配到不同的佣兵組織。在殘酷的戰爭中,一些人陣亡了,一些人受傷致殘,由於傭兵集團成員不屬於正規軍,所以撫恤和賠償事宜遲遲得不到落實。這些人只能裝上最為廉價的機械義肢艱難度日,同時還飽受各種後遺症和並發症的困擾,他們屢次向政府和傭兵集團索賠,但遭到的卻是一次次驅趕和鎮壓,走投無路的他們只好團結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來討回公道。作為曾經的士兵,他們所擅長的“討回公道”的方式只有殺戮和破壞,而廉價義肢的副作用令他們愈發瘋狂。他們的幫派以德意志16世紀起義領袖傭兵領袖,在戰爭中失去右手,裝了一支鐵手的馮·伯利欣根命名。

伯利欣根幫沉迷於義肢改造,發明殺戮武器和藥物濫用,行事風格殘酷,沒有固定目標,破壞行動四處開花,令蔽日者們防不勝防,即便是實施了嚴厲的管制措施,這些傢伙還是能用白糖和潔廁劑造出炸藥。不過,裝著鐵手的“伯利欣根”們並不是幫派中最為危險的成員,他們控制的一批孤兒才是最危險的存在。這些孤兒有的是陣亡戰友的遺孤,還有一些可能是通過人口販賣得來的。他們對這些孤兒灌輸反社會和反體制思想,長到一定年齡之後再予以軍事技能和破壞技能訓練。這些被稱為“強盜騎士”的孤兒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軍旅出身的長輩們更富有街頭色彩和幫派作風,其中的一些更是以破壞為樂——這是因為,他們是玩著手榴彈和蝴蝶刀長大的。

在“強盜騎士”中,又以Nita最為瘋狂,她的身世很值得同情——五歲的時候親眼目睹父親PTSD發作一槍打死母親,然後自殺,從此以後,小Nita就瘋瘋癲癲的了。在被伯利欣根幫的叔父收養之後,又在極端思想的教育下變得更加瘋癲,更加肆無忌憚,老電影中的“小丑女”是她的偶像,所以她也按照小丑女的裝束去打扮。隨著年歲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Nita展現出了驚人的破壞力,各類輕重武器的使用也得心應手。

屎山黨 Shitcode

賽博地球時代,IT行業外包人員與正式員工同崗不同酬的問題依舊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印度、東亞和南美等地的外包人員結成了類似於行業互助會的組織,該組織以沉積多年的臃腫代碼“屎山”命名,他們一方面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為其他反抗勢力提供協助——他們中間不乏黑客高手,但要價也是令人乍舌的。

隱藏在幕後的屎山黨會在各類軟件中故意留下後門,然後以黑客手段攻擊,這就是他們的財富之門和抗爭之路。在元宇宙中,這些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程序員才是真正的弄潮兒。

機械降神幫 Deux Ex Machina

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一些搭載高水平AI的工作生化人,機器人不滿自己擁有人類的外形和體魄、才智,但卻無法和人類平起平坐,而且在人類社會中沒有和人類對應的法律保護自己的相關權利,因此主張和人類進行武裝鬥爭,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些人和人類有不分彼此的外形,和真人很難區分,只有彼此可以通過一些細節相互辨認出來。

通過AI學習歷史,他們了解到了工人、佃農和奴隸的抗爭史,結成了類似於全球工人運動的機械降神幫,發起了多次聲勢浩大的起義,最後均被人類軍隊以格殺勿論的手段彈壓下去。

在此之後,機械降神幫的活動由公開轉入地下,暗地裡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維京-戴維森 Viking-Davidson

硬漢領導的小幫派是維京-戴維森幫派的“部落”之一,長期盤踞在吳越波利斯。該幫派崇尚維京異教,痴迷於大排量機車與重火力武器,具有工業情懷。他們以四處劫掠、“收保護費”、非法交易和地下賽事為生。後來,一些愛好機車的科技行業失業人員加入了幫派,為這個幫派又帶來了新的科技元素,“業務範圍”也拓展到非法人體改造、機器人拼裝等。雖然並不排斥科技,但他們認為,科技遲早會帶來“眾神黃昏”,而他們將在“眾神黃昏”中英勇獻身,成為新時代的維京烈士。

MATR1X ALLIANCE

新興虛擬世界組織。於2061年誕生於虛擬城市新但澤。據說初創者由來自各個地下幫派的精英,以及蔽日者內潛伏的科學家們。他們不甘世界如此墮落走向毀滅,在哈雷彗星干擾Skynet短短數年裡,秘密創造了MATR1X,成為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神秘入口,吸引全世界的人們來特訓,尋找The One新領袖帶領世界走向新的未來。